中国正在启动新一轮更高标准的“入世”进程。
随着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的WTO日渐被边缘化,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正在小范围内筹建比WTO更高标准的自由贸易组织,中国正谋求积极介入这一轮贸易谈判,并争取话语权。
这些高端自贸组织包括正在谈判中的“服务贸易协定”(TISA)、《双边投资协定2012年范本》(BIT2012)、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协议(TTIP)等。其中,有22个国家参加的TISA首轮谈判已于今年3月启动。中美间也正在进行BIT等贸易谈判。
“如果我们现在不参与更高标准讨论,就面临几十年后求着他们加入,而且标准制定与我们没有关系,只能被动接受。”在5月20日召开的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重点课题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司长李波作此表示。
而要加入这些高标准国际自贸组织,意味着中国的银行、证券、保险、电信、邮政等高端服务业的全面开放。这些行业在加入WTO谈判时保留下来的一些限制外资准入的政策将被取消。
更重要的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也将提前到来。据悉,为了给中国参与新一轮高端自贸谈判扫除障碍,一份由周小川、郭树清、吴晓灵、吴敬琏、钱颖一等人发起的《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报告已向高层建议,尽快制定并公布人民币可兑换的路线图、时间表,明确在2015年末实现可兑换。
而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今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时,也要求“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种种迹象显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有望在3年后实现。
TISA首轮谈判中国受阻门外
近期,中国明显感受到新一轮高端自由贸易谈判带来的紧迫感
今年3月, TISA首轮谈判启动。参与方包括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22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服务贸易总量的2/3。各参与方希望在今年内通过5轮谈判达成最终协定。
TISA拟确立的主要原则包括:全面给予外资国民待遇,即除各国明确保留的例外措施外,所有服务部门均需对外资一视同仁;原则上取消必须设立合资企业的各种要求,不得限制外资控股比例和经营范围。这被认为可能成为未来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新标杆。
上述《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报告认为,由于大多数TISA谈判参与方在金融、证券、法律服务等领域已没有外资持股比例或经营范围限制。而中国这些领域的政策仍停留在传统的WTO多边贸易框架体制下,银行、证券、保险、电信等行业在上一轮加入WTO谈判时仍保留有许多限制外资准入的措施,因而目前缺乏参与TISA谈判的基本条件。
另一条受阻的战线是中美之间正在谈判的双边投资协定(BIT)。双方从2007年至今已举行了20轮谈判,但进展缓慢。据商务部人士透露,谈判的难点在于双方在准入前国民待遇及负面清单、国有企业、外汇资金转移、劳工规则、金融服务等14个主要领域差距较大。
“我们建议跟美国人谈TPP,现在这个事情除了商务部没人关心,这样就没有共识,没有共识,就不能做。”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刘海泉表示。
这些也导致了中国同样达不到参与TPP协定谈判的标准。刘海泉指出,一旦TPP达成共识,美日将开启全新的贸易政策,作为中国重要的两大贸易伙伴,将再度拉大与中国的贸易政策差距。
高层智囊建言全面开放金融业
为此,参加5月20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重点课题研讨会的人士认为,要让中国尽快参与新一轮国际自由贸易谈判,必须尽快拆除服务贸易领域的壁垒。
李波认为,服务贸易开放的一个突破方向是市场准入限制。“目前外资银行业收购中资银行有25%的股比限制,收购中资券商的股比限制是33%,这些都是可以大幅度放宽的。金融业如果在这些方面取得突破,就可以支持中美BIT和其他自由贸易协定。”李波说。
据悉,当前美欧国家对中方最为不满的准入限制政策包括:外资并购中资银行持股比例单家不得超过20%,多家累计不得超过25%;证券公司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33%,寿险公司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外资电信企业必须与现有内资电信企业设立合资企业,移动、固话等基础电信业务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49%,增值电信业务外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
而在新一轮高端自贸谈判中,欧美在新标准、新规则方面力推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方式,国企的“竞争中立”原则等,均直指中国当前部分行业国企占主导地位以及在监管方面与欧美主导的新规则不符的“软肋”。
《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课题组也建议,中国应围绕中美BIT谈判目前分歧比较集中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及负面清单、国有企业、外汇资金转移、劳工规则、金融服务、业绩要求、税收、法律法规透明度、环境条款等14项具体内容开展逐一评估,有取有舍,在部分领域有所让步,制定缜密可行的谈判方案和工作预案,并通过设计负面清单、完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以及其他风险防控措施,使中美之间缩小差距,达成协议。
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瞄准2015年?
扩大金融业开放的另一个突破口,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指以投资或融资为目的,一国货币与外币之间可以自由兑换,并可以比较便利地使用本币或外汇开展跨境的资本项目交易。
《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课题组认为,中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程度偏低,影响了对外贸易和投资的便利性,不利于我国融入新一轮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因此建议尽快制定并公布人民币可兑换的路线图、时间表,明确2015年末实现可兑换。
对此,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这一目标在具体操作层面,需要更进一步的落实细则,资本账户开放是在不断进步,但是随着国内外环境变化,侧重点不一样,去年是鼓励流入,今年的态势是鼓励流出,需要考虑平衡问题。
“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应该怎么样?有一个观点认为在开放过程中间汇率的快速升值是危险的。这需要引起关注。”彭文生表示。
在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下,一旦可兑换,带来的后果很可能超出预期。
对于这一担忧,课题报告表示,资本项目可兑换并不意味着跨境资本流动完全自由,资本项目可兑换后,仍然可以从金融稳定等角度对可疑资金、外债、短期资本流动等进行宏观审慎管理,有效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可能带来的风险。
“资本项目开放绝对不只是金融部门自己的事,资本项目开放是为实体经济服务进而融入全球金融体系。”李波表示,资本项目开放不仅是金融业的突破口,也是整个对外开放的重要突破口。
美国施压中国开放资本市场 主攻人民币汇率自由化
在定于7月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S&ED)上,东道主美国将继续就敦促开放资本市场问题上,向中方施压。
美国时间5月16日,美国财政部一位高级官员在一个闭门媒体吹风会上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当我们准备7月举行的中美与战略经济对话的议程时,投资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中美双方在通过投资创造就业方面有巨大的潜力。”
美国财政部部长杰克·卢(Jack Lew)和国务卿克里将率领美方代表团参会,继续两人此前访华时与中方讨论的议题。
一周以前,中国国务院会议首次提出建立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释放了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的信号。在吹风会上,上述官员对中方的做法表示欢迎,但其更加强调美方应在投资中国市场时获得同等待遇。
与此同时,该官员表示,在中国还未开放的资本项目中,美方最为关心的仍然是汇率自由化,并认为这是中方促进国内消费增长的强大工具。
要求中国放宽外资持股限制
据美国官员透露,目前美方正在加紧准备此轮S&ED对话的议题。
尽管讨论的是老话题,但有新的背景因素加入。随着中方进一步放开中国资本进入海外市场投资渠道,美方则试图继续反向施压,敦促中国对外资加大开放。
5月6日,中国国务院宣布建立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制度,制定尤其针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政策。16日,国内首只跨境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国泰纳斯达克100指数在上证所交易,使得个人投资者在QDII之外有更容易的投资渠道“出海”。
上述官员表示,在这些改革步伐的推动下,在7月的此轮对话中,中美双方将把双边投资作为主要的聚焦点之一。
“和美国不同的是,中国在其经济的许多方面对于外国投资均有限制,比如对于外资参与仍然设有股权投资比例的上限。”该官员表示。
去年5月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中方承诺允许外国投资者在合资证券公司中持有不超过49%的股份,此前,中国已经在包括金融服务业在内的不少领域放松了持股上限。
但美方显然不满足于此。上述官员表示,在许多领域尤其是服务业,中国或是对该行业投资本身有限制,或是有严格的股本占比上限,美方希望中国方面在这些方面更加透明,在高附加值的产业鼓励外资参与,同时放松对外资的限制。
“有关双边投资的讨论已经往这一方向走了一段,我们希望看见这样的对话继续,希望在仍然有准入限制的领域获得更多开放。”上述官员表示。
当天在外交关系委员会举行的另一场公开活动上,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布伦纳德(Lael Brainard)则表示,除了投资议题之外,保护知识产权、人民币汇率以及新兴的电子安全问题都将是讨论的重点议题。
呼吁扩大内需与汇率自由化
记者发现,上述财政部官员在言谈中,对于敦促各贸易顺差国扩大内需表现得十分迫切,并以此为理由敦促人民币汇率自由化。
“对于广泛意义上的贸易顺差国,我们希望其再平衡内部需求;从而弱化赤字国家因(结构)调整而产生的负担。”该官员表示。
对于欧元区唯一的贸易顺差国德国 ,上述官员认为,美欧双方在交换有关此方面的意见时,相互强调增长国内需求,通过财政整顿的更好协作、放开南欧国家信贷渠道、强化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避免潜在的具有破坏性的去杠杆化过程等促进国内需求增长。
2012年,欧元区国家内部需求萎缩了2%,失业率达到20年来最高水平,与此同时新兴市场的需求无法提振,使得全球复苏放缓。布伦纳德当天表示,必须要警惕全球经济过多依赖于美国国内需求而带来的风险。
上述官员则指出,美方设置的对话议题也符合中方的议程设置:“我们与中国方面讨论过,在经济改革的计划中提升中国国内消费需求,这一方面对中国的生活水平有帮助,另一方面对于促进世界经济增长,购买力增强有推动作用。而在这一过程中,汇率自由化或许是其中最为强大的工具。”
该官员进一步表示:“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在汇率自由化方面的一些努力,但是这一过程需要持续进行……我们觉得现在人民币有空间继续扩大交易区间,同时在降低外汇储备积累以及汇率干预方面增加透明度。美国方面希望看到中国在这些方面的进步举措。”
去年,中国央行首次宣布将把人民币兑美元日交易区间扩大至中间价上下1%,而在刚刚过去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春季年会上,央行副行长易纲则表示将在不久的将来继续扩大该交易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该官员对日本汇率的态度则显得较为温和,仅表示密切关注日元汇率走势,并称日本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是其结构改革中重要的第一步。
认可度不足 深圳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暂无起色
2009年4月,国务院决定在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四个城市先行开展跨境人民币贸易试点。当时,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称之为“一个伟大的跨越”。
如今,4年已过去,人民币跨境结算现状如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对深圳地区的进出口企业进行了调查,企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建设银行4.81+0.051.05%中国银行2.91+0.020.69%
业普遍反映如果用人民币结算,能够抵抗汇兑风险,但是目前大部分交易仍用美元结算。
另外,虽然有消息指出,广东省于2012年下半年已经开始试行个人跨境人民币汇款,允许内地居民以个人名义进行人民币汇款,而无需转换美元再汇款。
但深圳地区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客户经理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仍然只能用港币汇款到香港,总额为5万美元等值港币。
同时,深圳地区多家企业也表示,目前还不了解个人人民币结算试点的相关情况。
企业称不了解人民币跨境业务
2009年,国务院决定在广东开展跨境人民币贸易试点后的4个月里,结算金额并不多。截至当年8月31日,广东四个试点地区累计发生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63笔,结算总金额仅4809.58万元,处于“慢热”状态。
深圳地区日本瑞穗银行一位相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该行目前通过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流入的人民币不是很多,仍以外币为主。目前,国家允许企业用人民币到国外进口,该行的客户这块业务比较多。
“我们驻外的一些分公司销售人员都希望用人民币结算,因为客户分期付款的话,用美元结算汇率风险就很大,特别是有的客户是年终结算,汇兑损失就更大了。”深圳一家电子元件进出口企业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上述人士称,其企业如果用香港账户结算就使用美元,如果用内地账户结算就用人民币,目前并没有太多限制。
去年全年,中国境内70余家金融机构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达2.94万亿元,同比增长41.4%,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8.4%。
虽然经过4年的发展,外贸跨境人民币结算已有所成效,但记者了解到,深圳地区的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却仍无起色。深圳地区的中国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个人仍然只能用港币汇款到香港,总额为5万美元等值港币。
此外,深圳地区多家企业均对记者表示,目前不了解个人人民币结算试点的相关事宜。
电商个人人民币结算需求大
上述电子元件进出口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只有少数企业在海外账户存有人民币,因此大部分交易还得用美元进行。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人民币不能大量走出国门,企业始终难以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但是,如果人民币大量走出国门,其他国家通过持有大量人民币来控制中国经济的可能性也令人担心。”上述人士指出。
深圳市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强5月16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币在海外使用不多,所以人民币的国际化,从现在看来突破不大。
“如果汇率是市场化的,外贸企业具有通过一定的市场化财务手段控制汇率风险的能力。如果到达了这种状态,企业对外汇的波动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敏感。”魏强表示。
记者了解到,国内的电商个人人民币结算需求较大,目前电商的进出口大部分靠包裹来进行,不通过海关集装箱等主流途径,因此也产生了巨大的物流成本。
“很多订单都在网上发货,是通过个人邮件发出去,没有报关,外汇也收不到。我本人觉得,这个实际上可能比较混乱。”魏强对记者表示。
魏强指出:我对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和外汇制度分开的改革是不看好的。跨境税收、海关监管、物流、金融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管理层应该从主流外贸的角度来解决问题。
© QIJUNALL Electric Works China Co., Ltd. 2013 沪ICP备170482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