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优先股能发挥独特作用 2013-9-10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发表署名文章《资本市场的多层次特性》,文中特别提到近日市场中较为火爆的优先股问题,称“优先股是有其用途的”。

  我国股权市场缺少优先股工具,据周小川回忆,当初之所以没有优先股的设计,是因为在改革开放早期制定《公司法》时,认为股份制是一个新事物,股权结构、股东权益这些概念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再搞一个优先股,会不会更加忙中添乱?所以当时就没有正式提优先股。后来由于法律上没有优先股这一提法,一直难以突破,也使资本工具缺少了一个层次。

优先股是有其用处的。在美国处理AIG危机时,国家需要对AIG开展救助。一些欧洲国家采用国有化、国家注资的办法,但美国人比较反感国有化,认为国有化会影响私营企业的积极性,会影响市场效率,因此就需要一种安排,既体现国家投入资金的成本,又要保持公司的私人治理,防止国家资本干预企业经营。这种情况下,优先股是个有用的工具,在救助AIG时美国政府就采用了这一工具,实现了上述目标,体现了优先股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市场工具层次所能发挥的独特作用。

  周小川指出,在我国资本市场,一说上市公司,人们就理解为IPO并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股份制企业。后来发现“上市公司”这个词其实不太准确,想要纠正也很难,人们都形成习惯了。实际上,公众公司有很多类型:有只挂牌不做公开发行的,也有公开发行后不挂牌交易的。这就是说,上市这个概念还可以再细化一些。

  周小川认为,创新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更好地管理风险,但创新也容易导致新的风险,这是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教训。这涉及金融监管问题,需要在支持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监管,否则容易出事。从我国的经历看,金融创新一旦出了大的问题,往往影响深远,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跌倒以后爬起来很不容易。因此需要处理好金融创新、风险防范和加强监管等方面的关系。

  他在文中分析,处理好创新、风险和监管的关系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有关。在我国改革早期,能搞清楚什么是股票、什么是债券已经很不容易了,那时候根本就不具备创新复杂产品和多层次市场的条件。如果贸然前行,就会有很大的风险。

  文章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性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伴随着体制转轨的过程,转轨总会有一定的摩擦,有改革的痛苦。要从过去的集中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这个过程初期会缺乏明确、有效的规则。在这种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的转轨过程中,跌跟头、出乱子就特别多,而且金融业出事涉及的金额都很大,社会震动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非常大,所以就容易导致过度反应,压制创新,在金融业实施过分严格的管制。

  周小川指出,过去的历史过程也有其合理性,因为毕竟是从体制转轨一路发展成为新兴市场这么过来的。但是,经过这么一个阶段的改革发展,应该说,现在开始进入新的阶段。这时候人们就会感到现有的制度、规则开始束缚手脚了,就需要考虑如何推动更多的创新。这时候外部环境也给创新提供更充分的条件,往往可以创新出更多的产品及其层次,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更安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

中国银行上海市上海分行

黄金宝 330.97 -1.45
国际主要黄金市场
东京 4,774 -23
香港 14,665 -195
伦敦 1,576.30 -22.41
纽约 1,577.00 -23.90
沪期金 323.73 0.04

国际主要白银市场

欧元 英镑 日元 澳元

国际主要股票指数

道琼 14661.63 88.78
纳指 3261.02 21.85
日经 12003.43 -131.59
恒生 22367.82 68.19

© QIJUNALL Electric Works China Co., Ltd. 2013 沪ICP备170482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