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亚战略中的四国 2013-7-29

 最新的经济数据也给这样的政治布局以坚实支撑。1992年获得独立后,独联体四国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从1994年至今的19年里,四国在整个世界贸易中的比重翻了一番,与中国的贸易额更是增加了几十倍。201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接近900亿美元,中国成为俄罗斯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乌双边贸易额达到104亿美元,成为除俄罗斯之外乌克兰最大贸易伙伴;中哈双边贸易额约240亿美元,中国成为其最大贸易伙伴。中白贸易额也增长近20倍,中国成为白俄主要贸易伙伴。与四国的贸易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良性发展态势。除了传统的石油(行情 专区)、天然气、军工产品等大宗项目外,中国正在努力扩大对金属、化学制品、农产品(行情 股吧 买卖点)的进口。

 

根据汇丰银行(行情 专区)前不久发布的报告,目前四国与其传统贸易伙伴欧盟的贸易额占其整个对外贸易额的41.1%,与亚洲国家的贸易额占比是24.7%。但受欧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四国与东西方的贸易趋势呈现大幅上升和缓慢下降的差别。预计到2050年,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贸易额在四国整个对外贸易额中的占比将会翻番,达到47%,而与欧元区的贸易占比将会逐渐下降,后者也将失去四国头号贸易伙伴的地位。

  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在四个转轨国家也获得了热烈讨论和学习。根据笔者在俄、哈、乌三国的亲身体验,中国经济缘何腾飞和如何借力中国经济完成本国经济转轨,不仅已成为上述国家智囊机构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常设议题,也是笔者与三国普通人交流时后者最感兴趣的话题。在白俄罗斯,中国道路更成为其经济改革的重要借鉴。两国最大的务实合作项目——中白工业园项目全部由中方设计完成,效仿中国1990年代初在东部沿海地区设立的经济特区。

  苏联解体后,俄白哈乌四国在独联体一直享有突出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因此俄白哈关税同盟(乌克兰以3+1的方式与其开展合作)刚刚兴建时,在中国国内曾引发担忧,害怕会导致该地区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影响中国与四国的双边贸易。现在来看,这种担心在可预期的将来很有可能不会变成现实。四国现在都把发展与中国的贸易和获得中国的资金看成是对外经济合作的优先方向,在与中国合作上只会争先恐后,不会出现政策歧异 “拖后腿”。

  此外,关税同盟成立后的实际进展也表明,其要成为一个统一的、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分量的经济联合体的前景很模糊。而且,即便这一前景真的实现,中国与欧盟、美洲自贸区成熟的经贸合作经验也已证明,上述只会加强而不会削弱彼此间的贸易关系。独联体四国的“突出”对中国反而是一种机遇,中国应该利用其聚合力大胆的优先发展与四国的全方位合作,从而带动整个欧亚地区外交的提升。

 

中国银行上海市上海分行

黄金宝 330.97 -1.45
国际主要黄金市场
东京 4,774 -23
香港 14,665 -195
伦敦 1,576.30 -22.41
纽约 1,577.00 -23.90
沪期金 323.73 0.04

国际主要白银市场

欧元 英镑 日元 澳元

国际主要股票指数

道琼 14661.63 88.78
纳指 3261.02 21.85
日经 12003.43 -131.59
恒生 22367.82 68.19

© QIJUNALL Electric Works China Co., Ltd. 2013 沪ICP备17048209号-1